紫砂壶的造型之美,源于其独特的比例关系和形式变化。作为一位紫砂艺人,他的手中握着工艺流程图,这是理解这项艺术的关键。在创作过程中,艺人善用传统规律,以重复与对比相结合,为壶体设计出多样化的形态。
重复方法是一种在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法。例如,掇球壶中的三个圆球体——壶体、壶盖和子的巧妙安排,就凸显了这种方法。上双线竹古壶则通过性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弧线构成,以及搭配竹节堆雕装饰,将简洁与变化完美融合。
另一方面,对比方法则是在变化中求统一,它利用线条的曲直、长短、体形大小、空间虚实以及泥色的明暗等对比手法,使得紫砂壶造型生动活泼且富有层次感。秦汉壶以其曲线构成和直形壶嘴展现了强烈而又协调的一致性。而提梁壶则通过空间虚实对比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附件造型同样重要,它们包括口盖、底、足、三把子以及子的各种形式。这些建立在满足实用功能要求基础上的多变样式,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创新能力,也为收藏家提供了丰富选择。
口盖处理主要有嵌盖压盖和截盖三种方式,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嵌盖需要达到“准缝无纸发之隙”,而截盖则以简练整体感著称。此外, 壬嘴也分为一弯、二弯、三直五种类型,其设计需考虑水流曲线及气孔大小,以确保茶水流畅入内。
至于把子,则可分为端把横把和提梁三类,其中端把最常见,而提梁往往来源于瓦饮或铜器,有时还会采用金属或竹藤制成,更增加了一些质感对比与装饰性。此外,还有球形桥形牛鼻瓜柄树桩肖动物等多种子部款式,每一种都服务于不同品味的人群需求。
最后,紫砂壶底足处理通常涉及捺底加底钉足三种方式,其中捺底更显简练灵巧,加底即所谓“挖足”用于大口小脚者;钉足适合较大口径的小脚者。在选择哪一种方式时,要考虑到稳定性与美观度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既实用又美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