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艺术家对“梅”情有独钟,历来以其坚韧与美丽为灵感。自古以来,“梅”便成为文人雅士的共鸣,它不仅在诗词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用作装饰品和工艺品的主题。我深受“梅”的魅力所吸引,不仅因为它那苍劲的枝条和细腻的花瓣,更是因为它那清新淡雅的香气。
我曾创作过一款名为《喜梅》的紫砂壶,其红色壶身圆润小巧,配以绿色的梅花点缀,这是我当时情感的一种表达。但我始终觉得意犹未尽,便又创作了《寻梅》壶。这次,我采用了一段老梅桩作为壶身造型,凹凸不平、树皮脱落,显露出生命力的顽强。然而,即便如此,我仍有一些尚未说出的话,一些尚未传递出的东西,让我寝食难安。
于是,我决定再创作一次,以更好地体现我的心中的梅花——傲霜斗雪的风骨。我运用了老树桩造型,加粗加大,以显示其苍劲有力,并设计了一个提梁型的把,上面刻画着满目疮痍却生长新枝的情景,这样的设计突出了梅精、气、神,有画龙点睛之妙。
最后,我给这款作品取名为“望梅”,取“望梅止渴”之意,即使不是真正的心爱之物,却也能带来不同的享受。在我的系列作品中,“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望’到不同。” “望”字本身就是一种期待与向往,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而对于那些寻常百姓来说,“寻常一样窗前月”,只有在遇见特殊的事物时,我们才会发现生活中的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