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中国不仅稳坐全球艺术品交易额的榜首,占比高达40%,甚至相当于美国和英国市场总和。连续两年的领先地位让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而北京则是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重镇,其成交额高达514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文化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的89.3%。北京市商务委主任卢彦在北京文物艺术品交易产业发展座谈会上透露了这一数字,并强调了北京在文物拍卖领域独特优势。
卢彦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已经形成了一批品牌化、规范化的拍卖企业,其中3A级资质拍卖企业12家、2A级拍売企业29家、A级资质拍賣企業21家分别占全国的12.9%、6.56%、2.65%。这些企业,如中国嘉德、保利、瀚海等,在国内外都有显著影响力。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近年来,北京地区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繁荣发展趋势,以旧工艺品商店、文物商店和文物拍賣會為主,有63家文物商店,其中11家为国营,其余为民营。这部分业态每年经营额约为1亿元左右。此外,还有20多家的古玩城等大型交易市场,每年约有一万户经营者参与其中,与此同时,每年的交易额达到40亿元左右。
孔繁峙还指出,这种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文化活动及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随着拍賣活動越來越普遍,它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如鉴赏讲座展示图錄出版发行,以及金融旅游运输餐饮酒店服务业等行业的大量增长。
最后,由中国拍賣業協會會長張延華帶來的一個好消息是,在2010年中國藝術品競價創造超過8億元的人民幣稅收,並且人均創税額達到了26.67万元,比銀行業19.77万元排名第一還要高,这一成绩得到了市場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