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紫砂陶器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它更是中国古文化与传统艺术的结晶。从明代正德年间,制壶大师供春所作的“树瘿壶”(宜兴储南强先生原藏,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至今,这些工艺品被视为现代紫砂名家人名录中的宝贵遗产。
紫砂款识,是用玺印盖或用刀镌在紫砂陶器上的制作者、订制者或监制者的印记。它与古印陶是一脉相承的,与古封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早期的款识多以镌刻形式出现,而随着时间发展,它逐渐采用了玺印钤盖这一方式。这一过程有几个因素决定了其发展:镌刻麻烦,玺印方便,一钤即可;尤其适用于少批量生产,镌刻者须善书,镌刻字样不能一致,而玺印钤盖则不易仿冒。
现代紫砂款识保留了楷书、小篆和缪篆等书法风格,其内容除了表达制作者、订制者、监制者及纪念外,还包括斋、馆、室名,以及商标款识。此外,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艺术需求的一般提升,现在的人们更加重视作品上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因此,不同类型的作品可以选择不同的款识形式来增强其审美价值。
制作好看又富有深意的款识,并非易事。在选取使用哪一种形状和大小的小型铸造工具时,即使是最优秀的大师也需要非常谨慎地考虑,这一点往往被许多创作者忽略。因此,在设计作品时,一定要同时构思并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作品艺术性的这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细小的手工艺品背后都隐藏着无数人的汗水和智慧。如果你对这些手工艺品充满热情,那么去欣赏它们吧,也许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比你想象中的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