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诗意对话:泥壶与其共舞,十大经典型态的呼唤
[日期:2016-05-24] 来源:晒宝会 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石瓢】箪壶瓢饮求其乐,张力之形意趣奇。激石声宏犹远听,还凭鼎足赋新诗。
年代:清代 制造人:陈曼生 简介:
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
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
桥钮,干净利索,
比例恰当,
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
【仿古】无鼓声威常似鼓,
诗书之腹仰前贤。
圆通低调勤,
乐效坡翁作地仙。
年代:现代 制造人:顾景舟 简介:
仿古壶是紫砂壶众多款式中一款经典壶型,此壶
壶颈浑圆、敦实,与下压的
壶肩形成缓冲;
壬较大,
位置矮、扁、沉。
壬口沿宽大,
子母线严丝合缝,
密不透气。
壬盖扁、满,
壬钮扁圆。
【供春】美者古来捧病梅,
树瘿从此不须哀。
老师应识自然大,
供春慧眼占头魁。
年代:明代 制造人:龚春 简介:
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
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
供春就偷偷地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
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
按着花纹刻上去,并且烧成之后,这把
非常古朴可爱,
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小小艺术品一下子出了名,
人们都叫它“供春”、“龚氏”或“鱼化龙”,这也成为一种独特而又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掇球】
休指葫芦比绣球,
盖隆颈雅身圆溜。
争夸闺秀存风范,
远眺近观叹一流。
年代:清代 制造人:邵大亨 简介:
以高大的颈部与饱满的大肚子相结合,使得整个器物显得既有力量又富有韵味;
同时,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生活美好事物赞赏的心情,都被完美地融入到这件作品中去了;
此外,由于材料本质所致,它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同时能够随着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让用户能够感受到更多文化内涵,从而使得使用过程中的愉悦感更加持久,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个心灵寄托的地方;
所以说,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情感上,这个作品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是一个值得收藏并传承下去的人文财富;
最后,这个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理念上的追求,即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以达到更高级别的人类审美需求。这一点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于艺术价值观念的一种坚守与追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