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馆藏明崇祯瓷器的生活应用实例欣赏

回顾荷兰馆藏的明崇祯瓷器,特别是在天启、崇祯时期,那是一个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独特的阶段。由于朝廷动荡和国力衰弱,官方陶瓷生产受到了影响,结果是带有帝王年号的官窑瓷器非常少见。而民间陶业则迅速扩大了规模,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这使得陶瓷继续保持着外销的繁荣。据T·澳尔克在其著作《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中记载,从1602年到1682年的80年间,只有荷兰商人将超过1600万件中国陶瓷运往海外,其中包括许多收藏家喜爱的明末清初青花瓷。在出口市场,有官窑产物,也有来自民间工坊的手工艺品。大部分流行款式都是深受欢迎的青花釉色作品,还有一些采用红、绿、黑三彩技法制作出的精美作品。简而言之,在这个时期,中国陶艺不仅遍布亚非两洲,而且在欧美国家也广泛流通,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大量商品。这段历史让我们对那一时代繁荣的事实留下了深刻印象。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