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艺人的世界里,有一句名言:“一方抵三圆”,意味着同样是紫砂,方形的壶往往比圆形贵。另有一句“宁做十圆,不做一方”,表达了对这两种壶的不同看法。那么,为什么不愿意制作方壶呢?其实,这主要因为方壶的工艺难度远高于圆壶。
首先,紫砂艺术家必须精心构思和雕琢每一个角落,使得整体线条流畅、比例合理。这对于创作者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角线处理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气质。如果采用锐角法或钝角法,它们给人带来的感觉截然不同:锐角展现出娟秀与利落,而钝角则显现淳朴与稳健。
再来就是口盖的问题。尽管选壶时都要挑选口盖平整并且调转紧密,但由于几种根基形状和多种盖头差别,八方、四方等器型相比六方更难以制作。而且,无论是圆还是方,如果采用平口面嵌盖,那么视力错觉可能会让平口面看起来下陷,这需要艺术家细致地考虑。
镶接或堆砌技术也是一个考验点。在制造过程中,要用力夹拍泥片,但泥片与稀泥之间的紧密度不一样,因此焙烧后仍有痕迹留存。此外,更复杂装饰也增加了损坏风险,因为它们需要在壶身上进行多次刻填,加上外部力量作用于壶身,对艺术家的技艺要求更高。
此外,还有对泥料的严格要求,即通常使用底槽青这种特殊材料,以其特有的老而不枯、新而不嫩、粗而不润、娇而不艳混沌感吸引人。而由于生产数量有限,其观赏价值更高。
总之,紫砂制品中的那些经典之作,如耿浩原矿紫泥所铸就的一些作品,其贵重并不无道理。一方面,是因为其工艺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因为它们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为收藏者提供了独特的欣赏体验。在选择和欣赏这些艺术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匀称性;其次是结构对称性;再来就是挺括性的块面,以及准确性的边缘处理。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是否存在任何凹凸感,并确保所有部分均能完美融合成一个整体。这一切都展示出了作者技艺非凡,同时也是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