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与泥壶的区别:从壶盖到把,哪个更有韵味?
紫砂壶,泥色多变,造型多样,如古人所称“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紫砂艺人善于运用对立传统规律来处理紫砂壶造型的各种比例关系及形式变化,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重复的方法,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另一种是对比的方法,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所谓重复的方法,就是用大小不同的同类体形或长短不一的同类线条来设计造型,如掇球壶的壶体、壶盖和子的分别为三个圆球体;上双线竹古壶是由性质相同而方向相反的弧线组成,并配以竹节堆雕装饰,既统一又有变化。
所谓对比的方法,就是两个极端组合在一起,称为对比。利用线条的曲直、长短、体形的大小、面宽窄、空间虚实等手法,使紫砂壶造型变化丰富、生动活泼。例如线圆水平 壸 的造型,以曲线构成壶体,并安上直形壴嘴,对比强烈而又统一,也符合使用功能要求。此外,还如提梁 壸 的设计,用空间虚实对比来加强造型效果。
再来说说附件们——口盖底足足嘴和子。在处理这些部分时要注意它们各自应有的特点。一曰嵌盖,有平嵌盖及虚嵌盖之分,这些制品能达到“准缝无纸发之隙”者属于上品。二曰压盖,即覆压于 壷 口之上的样式,有方圆两种。而三使截盖,则是一种简练且整体感强的手法,如梨式或茄段样的款式。这需要工艺技术较高,同时也要确保大小适合并轮廓连贯。
至于嘴部,它可分为四种类型,一弯、二弯、三直和流,每一种都应考虑其水流曲线,以及与身后的配合情况。不仅如此,这里的内壁必须光滑通畅,而出水网眼则需多且爽快。此外还有气孔管理,不让水气糊住同时保证空气顺利进入。
最后谈谈把和子的美妙处,把可以选择端把横把或者提梁,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而子的形式包括球形桥形牛鼻瓜柄树桩甚至动物肖像等,让每件作品都充满了艺术魅力。最后一点关乎连接方式,“明接”、“暗接”,这决定了整体观感以及艺术风格是否协调完美。
总结来说,无论是重复还是对比,都展现了紫砂艺人的巧思与匠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考验着技艺,更是在追求那份最终达到的完美之间寻找平衡。在这份探索与创作间,我们才能欣赏到那些被誉为“茶器中的诗”的精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