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工艺的“刻字”——在中国社会中,生时是熟时的艺术探索__紫砂之家
清郑板桥有诗句‘画到生时是熟时’;于篆刻,我则信奉‘刻到生时是熟时’。先求技巧熟练,若光是技巧熟而不求新意,则说明字法、刀法、章法还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若光是技巧熟,到了极点就成积习,所以要在技巧上求稳定与创新,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认为“刻到生时是熟时”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过程中。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将每一笔,每一划都做得完美无瑕,不仅要求技术上的精湛,更追求艺术上的独特性和情感表达。
紫砂壶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其陶刻本质就是“以刀代笔”。在我看来,这种用刀代替画笔的方式,让每一次雕刻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从划、竖、撇、踢、捺五种基本笔型开始,每一种都需要精准控制刀锋,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从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对于紫砂壶来说,有两种常见的刻制方法:手刻和机刻。手工熟刻虽然价格较高,但它承载着更多的手感和人文关怀,而机器造出来的作品虽然精确但缺乏这种独特的情感色彩。而激光喷砂等现代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它们能够实现复杂图案和文字,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总之,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都有一套完整的心法和技能构成了紫砂壶这门艺术。我相信,只要保持对这个古老艺术形式不断探索与学习,我们就能不断地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为未来留下更多值得珍惜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