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邑之光引领紫砂风华宜兴古韵迈向南通博物苑__紫砂之家

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宜兴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承办的“荆邑之光——宜兴历代紫砂精品展”于11月10日在南通博物苑开展。展览旨在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江苏省馆藏文物资源的全民共享,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供春,陈曼生等。

宜兴古称“荆邑”,是我国著名的陶都,从新石器时代的骆驼墩遗址出土陶器算来,宜兴窑的窑火已经延烧了7000年。在明清时期,更是创烧出了紫砂壶这种独树一帜的陶艺品种,成为了宜興的一張名片。

紫砂器是美器,是美好生活の象征,美妙、神秘而雅逸。其美妙在于它简洁唯美의造型質朴黯淡氣韵玉润珠圆質感;其神秘在于它の起源歷史制作工藝及時代特質等皆有悬疑及可探析之處;其雅韵在于它特有的文人参与創作傳統使得紫砂器特別是紫砂壶向静巧典雅含蓄內秀艺术方向發展別具文人的文化內涵與雅趣逸韻。

此次展覽展品共計109件其中包括Purple Clay工具Purple Clay礦石試片Purple Clay壺 展期將持續至12月16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