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当年,初遇顾景舟大师的紫砂茶壶印款(壶上用印)与听闻其艺名解释的记忆,如同一段温馨的旅程,那是1974年的年底。那时,我随老师张志澄拜访景舟先生。在顾氏家中,景舟先生与张工谈茶论壶,气氛愉悦。景舟先生兴奋地拿出自己使用的茶壶印款,让张工欣赏,并讲述了自己的艺名来历,但我当时未能准备好记录,这让我感到不舍。
壶款反映了作者的素质和修为。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我被调至丁蜀镇文化馆负责全镇文物普查,因为景舟先生那时已有的壶上用印正处于文物普查范围之内,所以我有幸陪同朱可心、李壮大、华荫棠等人前往顾氏家中,将早年用印登记,并请景舟先生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艺名。我还见到了他收藏的一些清代名家的真迹和仿古印章,但因尊重他的意见,没有作登记。
后来,我开始准备《景舟传》的资料搜集工作,再次对他的艺名和壶上用印进行采访并记录。这次机会,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的艺术世界现今将这些经验总结成篇,不当之处,请各位指正。紫砂茶壶上的印款既承载着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传统文化,又展现作者身份、艺名,以及体现作者意趣、爱好和思想活动,是作者本身文化素质与修为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具有实用的装饰功能,与紫砂工艺紧密相连。
如同现代其他知名人物,无论是在名字还是作品上,都特别注重设计。而卓越的人物如时大彬、陈鸣远、顾景舟等则更是精益求精。在他们的手笔下,每一个字每一笔都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智慧。
从顾景舷的大师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示出的艺术追求,可以看出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他的心境如何变化,最终达到了一种平衡自然淡泊归宗的心态,就像禅机悟性一样,“正道”“得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