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藏传佛教造像中,有几件精品尤为令人叹为观止。首先是释迦牟尼佛坐像,创作于6-7世纪的斯瓦特黄铜高307.5厘米。这座雕塑精美绝伦,面部泥金、蓝色发髻,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衣角,结跏趺坐。身躯魁伟,圆领通肩袈裟,一角披于左肩后,衣纹写实,质感厚重,可见晚期犍陀罗佛教艺术遗风。此外,还有仰覆莲座,其椭圆形设计和深束腰增添了整体的稳重感。
此刻,让我们暂时离开这位圣者的世界,将目光转向思惟观音菩萨坐像,这是一件8-9世纪克什米尔黄铜作品高357.5厘米。观音菩萨面相秀美,她扇形高发髻,与头后的三绺垂发形成鲜明对比。她的右腿盘曲,而左腿下伸,上身略前倾,她的手臂自然弯曲支在右腿上,用食指轻触面颊,以呈现思考状。而她另一只手则握着莲花枝,为她增添了一种舒展自如的气质。
接下来,我们将探索一件来自9世纪东北印度黄铜制作的自在观音菩萨坐像,它高达412.5厘米。在这尊雕塑中,可以看到观音以一种轻松典雅姿态坐在椅子上,她的手轻扶台面,并且牵着莲花。她斜扎宽大的修行禅带似乎随着她的动作而移动,这让人感觉到一种灵动之美。
接着是金刚手菩萨立像,该作品由8-9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制成,全长687.5厘米。这位菩萨显得端庄而又微带笑意。她头戴高耸三叶宝冠,每个宝石都精细地刻画着珠宝纹样。一条宽帛带斜扎两腿,一端飘在身体右侧。她紧握金刚杵并捏住圆果,以优雅且含蓄的姿势展现出修长和比例均衡的人物造型。
最后,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地藏王菩萨龛像,这是一件9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制作品,只有350毫米高。在这尊小巧但精致的地藏王画像中,可以看到他头戴三叶宝冠,并用无畏印和摩尼宝来表达慈悲。他坐在仰覆莲座上,上身露出了胸膛,他前胸还挂着一根圣线。虽然背光已损坏,但其余部分仍然散发出古老艺术品独有的魅力。此外,此龛上的文字记录显示它曾经由乾隆帝亲自供奉,以及咸丰年间被重新安置供奉。
最后,我要提及的一项珍贵收藏是持世菩萨坐像是11-12世纪尼泊尔红铜泥金制作品之一,全长437.5厘米。这位持世菩萨原是一个印度教财富女神,在被吸收至佛教之后,被称为“财续佛母”,能够赐予人们丰收与财富。在这个六臂版本中,她拥有华丽的帽子以及镶嵌了红蓝宝石。她五官紧凑清秀俊美,有六只手分别拿著宝瓶、谷穗、梵箧和珠宝。这幅图案展示了一个苗条身材、高挑脸庞以及丰乳细腰的人物,同时也反映出她慷慨的大爱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