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的宫廷里,茶艺达到了新的高峰,茶碾不仅是一种实用工具,更是艺术品的一部分。如今,我们有幸看到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件唐代宫廷鎏金茶碾,它与巩县窑制作的唐白瓷茶碾相比,在工艺和装饰上都更为精美。
这件巩县窑的唐白瓷茶 碾由两部分组成:碾槽和碾轴。它长24.2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碾槽呈长方形,有一弧形沟槽,用以使碾轴在其中来回转动,而这根“堕”(即轮)则像车轮一样,以圆孔穿过木质轴心。这套装置正是陆羽《茶经》中提到的器具之一,让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煎制饼茶时的情景。
诗人元稹在《茶》一诗中描绘了煎制过程:“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他提到了使用玉雕成的 碾把饼茶磨碎,再过红纱筛网、入铫煎,然后注入杯中,使得汤色泛起黄花“饽沫”。这样的烹调技艺,让每一次饮用的体验都变得那么独特而迷人。
这些瓷器不仅展示了当时工匠们卓越的手艺,还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品味提升的追求。在历史长河中,这些传统工艺虽然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代,但它们留下的痕迹却仍然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往昔热情与细致的心思。这便是中国瓷器花纹故事中的一个章节——关于那位未曾言语,却能诉说千年的工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