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壶型荆溪华凤翔制紫砂之家

荆溪,宜兴县南,以其临近的荆南山得名,上承水阳江之流,下注太湖。在这里,是指一片充满诗意的地理位置。晚明时期,那里的一位名士张岱,在崇祯十一年的春天,当他四十有二岁的时候,他前往了那座古老的城市——南京,去拜访一位当地的茶道专家闵老子(汶水)。他的这次拜访,就被记录在《陶庵梦忆》中,《闵老子茶》篇章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段趣闻。那是一次文人相轻的友情结晶,也是茶道中的艺术品味与生活情趣交融的一刻。在那篇文章中提到:“窗前明净几案间,一对精致美丽的紫砂壶和宣德瓷碗十余个,都无不精致绝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荆溪壶”就成为了紫砂壶的一个别称。而到了清初,那些擅长制作紫砂壶艺人的匠人,他们在作品上落款时,便会用上“荆溪华凤翔制”的印记,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荆溪”这个名字已经深入人心,而稍后的邵旭茂也以“荆溪邵旭茂制”的印记来标识自己的作品。

华凤翔,则是一个活跃于康熙至雍正年间的人物。他擅长仿造古器,所以他的所做茗壶既精雅又不失古朴气息。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件清代加彩汉方壶,它高19厘米,宽20厘米。这件作品胎色为朱红色的紫砂,其形体扁平而又优雅,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它采用三分之四平贴式设计,将圈状装饰置于壶身之上,用纽带连接着盖口,这种设计风格是典型的清代流行款式,为人们所称道。底部有一块圆润的小吟版,上面铸有“华凤翔制”的印记。这件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外表上的粉绿冰纹装饰,以及散布在其上的是皮球花纹图案,再加上浅蓝色的釉层作为分割线,使得整个作品更加显眼,并且增强了它独有的气质。此事足以证明,无论是从历史还是艺术角度出发,这都是一件值得珍藏并欣赏的手工艺品。

Similar Posts